十八大以来,每年的全国人大,习近平必定会参加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每次也必定要求上海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2015年之前是1.0版“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2015年之后为2.0版“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浦东新区作为全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上海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征程中,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将浦东新区定位为“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2017年两会结束后,韩正立即来到浦东新区调研,除了再次强调浦东的新定位外,还特别提到要实施好 “三全工程”,其中第一“全”就是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综合媒体2017年2月以来的报道,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即将在浦东新区正式推出。那么什么是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它又将给企业办事带来哪些变化?第一代为您“预告”如下:
1.什么是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
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是政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具体举措。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利用互联网手段改进和改革企业传统的办事模式(前期咨询→准备材料→去现场递交材料→等待审核→去现场领取办事成果),使得企业可以直接在政务网站提交申请、上传文件、办理事项,而无需再去(或者可以少去)现场窗口办理,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改进企业办事体验。
2.“全网通办”的实施区域包括哪些?
“全网通办”属于浦东新区“三全工程”的组成部分,因此,实施区域为浦东新区。相信会在浦东地区先行先试以及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在上海全境实施。
3.“全网通办”是否全程“网办”,不用再去现场?
“全网通办”分为两种情形:一级办案和二级办案。一级办案,申请人可以不用去现场窗口,书面材料以快递方式(EMS)提交或接收。二级办案,申请人需要去一次现场。
具体而言,相关部门会在试行“全网通办”的事项中确定哪些事项属于一级办案,哪些事项属于二级办案。
事项属于一级办案的情形下,申请人登入网上政务大厅在线申报并上传电子材料。相关部门在网上进行受理、审查并作出审查决定,发出电子批文或电子证书。审查过程中需提交的书面材料以及最终形成的审批结果文书以快递方式接收和寄递,企业全程不需要到窗口办理。
事项属于二级办案的情形下,网上申报受理提供两种办理方式,一是申请人网上申报并提交电子材料,相关部门在网上进行受理,审查通过后申请人前往办事窗口核验纸质材料并领取证照或决定文书。二是申请人网上申报并提交电子材料,相关部门在网上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申请人到窗口提交纸质材料,审批通过后可采用快递方式递送证照或决定文书。
4.哪些事项属于“全网通办”的范畴?
试行之初,将有14个部门的共计104个事项被列入“全网通办”的范围。具体见下表及文末清单。
5. “全网通办”对企业的影响是什么?
政府推出“全网通办”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改善企业办事体验。无论是一级办案还是二级办案,预计都将方便部分事项的办理,并在这个意义上减少企业的办事成本。至于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府改革的初衷、满足社会的期待,则需要进一步观察。毕竟,还有实实在在的审批人员坐在互联网的另一端。如果相关事项的审核口径不变,仅仅改变文件的传递方式,那么商事主体的获得感可能要视具体事项而定,有些甚至会因为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沟通而拉长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成本,与改进企业体验的初衷南辕北辙。
6.如何使用“全网通办”?
使用“全网通办”功能,需要首先在政务大厅注册和登录,然后选择所需办理的“全网通办”事项,并按照提示填写信息、提交申请,由相关部门在后台进行预审。如果是一级办案,则预审通过后,通过EMS寄送书面材料,政府部门在收到材料办结审批事项后向申请人寄送办理成果。如果是二级办案,申请人需现场提交书面文件(预审通过后或领取办理成果时)。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浦东新区的定位是“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因此,施行“全网通办”的影响绝不局限于浦东,也不会止步于上海。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在2017年年内,省部级政府要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在2020年底前,要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几十年来,中国人看惯了官话、套话,上面两个目标是否同样空洞,是否也将流于口号和形式?我们不妨以意见中两项具体要求为例,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一切:
附:
第一批“全网通办”事项清单
(可点击放大后查看)
Copyright © 2015-现在 谛代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107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8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