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政
在推进简政放权、改进行政审批的大背景下,2015年底,国务院审改办决定对外国人就业许可制度进行改革。根据这一决定,国家外国专家局于2016年9月发布试点实施方案,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全国十个省区市进行了试点。2017年3月28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发文,自2017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
二、影响
新的许可制度整合了过去对于外国专家和普通外国人的两套管理体系,对于外国就业者和用人单位,其带来的主要变化是:原外国人来华工作办理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和《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统一为《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并实行电子化在线打印;原《外国专家证》和《外国人就业证》统一为《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实现一人一码、终生不变。
那么新的许可制度实施后,外国人在中国如何合法就业呢?简而言之就是一定要持有“两证”,即:《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原《外国人就业证》/《外国专家证》)及工作类《居留许可》。任何其他需要办理的证件,都是为了最后取得“两证”。
最新“两证”的一般办理流程为: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与《外国人工作许可证》需要在“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http://fwp.safea.gov.cn)”上操作,申请外国人个人证件之前,需要注意该外国人的就业单位是否已经在该网站上注册并已通过审核。
新许可制度带来的另一变化是,遵循“鼓励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的原则,将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分为:
A类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国际企业家、专门特殊人才等“高精尖缺”外国高端人才,符合国家引进外国人才重点和目录,及以下条件之一的:入选国内人才引进计划、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认定标准、符合市场导向的鼓励类岗位需求、来华创新创业、优秀青年、根据《积分要素计分赋值表》计算计点积分在85分以上。随着新制度的持续运行与改进,相信会有更多A类的办理条件陆续开放,比如:公司采用承诺制,承诺给予就业者60万年薪的情况下,也可以申请A类许可证。对于确定为A类的人员,实行“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服务。
B类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和2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的人才、持有国际通用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急需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外国语言教学人员、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本地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收入4倍的人才、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专门人员和实施项目的人员、根据《积分要素计分赋值表》计算计点积分在60分以上。
C类
以满足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为目的,主要包括:符合现行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规定的外国人员、从事临时性、短期性(不超过90日)工作的外国人员、实行配额管理的人员如根据政府间协议来华实习的外国青年、符合规定条件的外国留学生和境外高校外籍毕业生、远洋捕捞等特殊领域工作的外国人等。随从外国高端人才来华从事家政服务的外国人、边境季节性劳工等也可纳入C类。对于确定为C类的人员,实行配额管理。
三、衔接
新政实施后,现行有效期内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及相关证件继续有效。在上海,2017年6月底前原《外国人就业证》的延期、注销及信息变更(除单位变更)仍可按旧政策办理,而新办及单位变更则需要按照新政申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
新政不涉及港澳台人员,该类人员仍然按照原规定申办《港澳台人员就业证》,办理条件和程序不变。
Copyright © 2015-现在 谛代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107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8291号